返回首页 | 返回本书目录 |

申命记第二章 

二1~25
旷野流浪
二1 地理概况 以色列人循红海的路,沿着亚拉巴南行,大概还未走到亚喀巴湾顶端的以拉他。反之,他们似乎在西珥南区,在某条东西流的干河那里向北绕行,最后来到前往摩押的北行大道。
二8 亚拉巴的路 亚拉巴的路自南至北,从亚喀巴湾经约但裂谷直通死海。
二8 以拉他和以旬迦别 以拉他接近今日的亚喀巴市(Aqaba)。以旬迦别是亚喀巴湾头的港市(王上九26)。它可能是克莱费遗址(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以拉他),也有可能是在法尔昂岛上(这是本区惟一具有大规模海港遗迹的地点)。
二9 亚珥 亚珥有时被视为亚罗珥的别名。有学者认为这是地区的名称,又有学者提出它是王道之上,位于亚嫩河一条支流旁边的巴卢废墟(Khirbet Balu)。王道是约但河东岸南北行的主要通道。
二10 以米人 创世记十四6也提过这种人。此外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。
二10 亚衲人 请参看一章26~46节的注释。
二11 利乏音人 创世记十五20提到利乏音人是原居迦南的民族之一,但经内经外,都再没有关乎他们的资料。* 乌加列文献用过利乏音一字,部分学者认为所指的是去世英雄和君王居住的阴间。虽然在以赛亚书十四9等诗歌(还有乔布记和诗篇)用到利乏音一语时可能是指阴魂,我们仍然没有理由认为圣经中的利乏音人与此有关。
二12 何利人 何利人在古代近东文献中,一贯称为 * 胡利人。他们属印欧民族,主前第二、第三千年纪时,集中在幼发拉底河畔居住。第二千年纪时他们建立了 * 美坦尼帝国,大约在本书之年代时衰亡。很多胡利人团体因此四处流亡,迁徙到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。胡利人是 * 努斯的多数民族,* 阿拉拉赫、* 马里、* 乌加列、* 亚马拿诸地的文献,也曾提及他们。埃及人经常称迦南为呼利地(Khurri)。
二13 撒烈溪 撒烈溪是以东和摩押之间的边界,大概是今日的黑萨干河。这河长三十哩,自东至西注入死海南端。
二19 亚扪人 亚扪人住在摩押人北面,雅博河附近的地区。* 亚述记录称他们为在贝南曼努(Benammanu)地居住的比特亚扪(Bit-Ammon)人。他们在此地定居时,正值以色列的流浪时期。
二20 散送冥 创世记十四5称散送冥为苏西人。但除了与利乏音人有关外,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。
二22 以东人和何利人 以扫子孙和 * 胡利人之间的战事,历史一无所知。至今仍然未有确实的考古证据,证明胡利人曾经在以东居住。
二23 亚卫人和迦斐托人 学者考证迦斐托就是克里特岛,也是经常被视作非利士人本乡的地方(创十14;摩九7)。迦萨是沿海平原上非利士人的五个城邑之一。圣经只在几处地方隐晦地提到亚卫人,此外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。
二24 亚嫩谷 亚嫩河就是今日的莫吉布干河,长约三十哩,朝西北及西方穿越外约但,流入死海东岸的中腰。亚嫩河经常作为摩押的边界,但摩押人的控制,有时亦往北延伸到希实本一带。
二25 神圣恐怖 初民经常相信强大、得胜的军队参战时,对于神明成为神圣战士的恐惧,会率先进入战场。在杜得模斯三世(Thutmose III)的碑文上,埃及文献将这种恐惧归功于亚孟─锐。* 赫人、* 亚述、* 巴比伦的文献,都各有能使敌军满心恐怖的神圣战士。
盟约和古代近东条约
考古学家手上有很多主前第一和第二千年纪时,宗主国及其藩属所立的条约。第二千年纪的例证大部分是赫人与其他国家所立的条约,第一千年纪的则来自主前七世纪时,艾萨克哈顿和亚述巴尼帕等亚述君王的时代。这些条约在格式上酷肖圣经中好几个盟约文件,申命记尤然。这些条约的开始,都是首先在导言中介绍成立条约之宗主的身分。除了列举他头衔和德性以外,导言更强调他的伟大和宣布条约的权利。在申命记中,这是第一章的开首五节。条约接着在历史引言中,描述双方以往的关系,特别注重宗主的仁爱和权能。在申命记中,这个部分由一章6节至三章29节构成(部分学者认为这部分可以延伸到第十一章结尾)。条约的核心是详述双方责任的条款部分,申命记在第四至二十六章颁布的律法,达到同样的目标。条约以三个法律性的段落作结:有关文约的指示、协议的见证、守约和背约所导致的祝福和咒诅。申命记在第二十八至三十章处理这些问题。
一旦明白上述的格式,便不难看出主的意思,是要以极为常见的文学体裁,向以色列说明祂与他们所立的约。以色列人应该能够明白主是将自己放在宗主的地位,他们当以藩属的身分响应。这种关系能够为向宗主效忠的藩属,带来支持和保护。
二26~37
对抗亚摩利王西宏之战
二26 * 亚摩利王西宏 这场战争首先记载在民数记二十一章。西宏一名只在圣经记载中出现,考古学对他的首都和王国,都无法提供甚么数据。
二26 希实本 现代的黑什班遗址位于耶路撒冷正东面约五十哩左右。然而考古学家却找不到任何迹象,证明主前一二○○年之前有人在此定居。部分学者怀疑 * 晚铜器时代的希实本可能在别的位置,贾卢珥遗址是其中一个可能。最近在本区的勘测和挖掘,越来发现越多晚铜器时代的陶片。但要进一步肯定这时代定居的性质,依然十分艰难。
_
从亚嫩河谷向南望

二26 基底莫的旷野 这是摩押东疆以外的旷野地区。基底莫城暂时考证为旷野南角的萨利亚(Saliya)。
二32 雅杂 雅杂是以色列人与 * 亚摩利王西宏大军打仗的战场。根据教会史家优西比乌(主后四世纪)和米沙碑文(主前九世纪)的记载,雅杂可能是在马达巴和底本两个区域之间,摩押地东缘之塞梅特干河旁的梅代尼叶废墟。申命记二23和士师记十一20都曾经提及这场战役。
二24~30 占领之地 本段形容为西宏和噩的国土的外约但中部地带,南方达亚嫩河谷,北以雅博河为界。摩押是这地区的一部分,亚扪则否。这些「王国」在这时代似乎不是有组织的国家,以色列人击败它们也只是得以安全通过其领土,各支派并非直接控制这些地区,也不能在此定居。
二34 尽都毁灭 有关「当灭之物」的讨论,可参看七章2节的注释。
二36~37 地理概况 亚罗珥是个边疆的城堡,考证为现时位于亚嫩河转往南流之处,河谷北面不远的阿拉伊尔('Ara'ir)。在该处遗址出土的有 * 晚铜器时代的文物。以色列人在整个外约但地区每战必胜。这个亚嫩河(摩押北界)与雅博河(亚扪领土)之间的地区,自南至北有五十哩,自东到西有二十至二十五哩。

──《圣经背景注释》

赞助商链接

返回基督教圣经